为深化我校学生工作队伍对福祉理念的学习,强化对建设福祉特色大学、培养福祉人才重要意义的认识,明确如何践行福祉精神、厚植福祉理念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4月29日下午,在东校区行政楼501会议室,党委学生工作部特别邀请张兴海校长为全体学生工作队伍结合学生工作、辅导员工作作了《福祉特色建设和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报告中,张校长首先强调了福祉特色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关键地位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他从人的需求、社会形态和社会制度三个维度阐释了福祉的概念,指出福祉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后,对物质和精神更高层次的追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关注精神文化需求的状态;也是保障民众权益、提供美好生活的制度安排。同时,着重区分了福祉与福利,强调福祉具有人民性,是对全体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满足。
随后,校长又深入剖析了福祉的来源与中国特色福祉的理论根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和解放理论、社会历史发展逻辑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他指出,这些理论为学校建设福祉特色大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在当前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环境下,长春人文学院以福祉为特色,有助于形成差异化优势,提升学校整体竞争力。
校长在报告中还指出,高校学生工作是 “立德树人” 的核心阵地,真正的育人不仅是知识技能传授,更是要让学生从生物性向社会性、从文化缺失状态向文化充盈状态转变,成为能妥善处理社会关系、具备文化素养、拥有哲学与艺术思维的高级个体,学校就是要将福祉意识融入教学科研、学科建设、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福祉意识和精神,使学生具备独特的竞争力。
他在报告中对学工队伍提出几点希望:一是要构建奋斗文化,打造学工队伍文化体系;二十要强化理论学习,要求学工队伍深入钻研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生活唯物主义,通过与知名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研讨,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与生活;三是要明确学工队伍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学校会从多维度为辅导员打造提升平台,支持辅导员成长为研究型人才。
四是针对学生思想引领工作,辅导员要创新方法,对存在不良行为或思想问题的学生,通过正面引导、集体教育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实现成人成才。全体学工人员要共同努力,打造具有特色与成绩的学工队伍,形成长春人民学院学生工作品牌,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发展贡献力量。
报告后,辅导员纷纷举手就如何将福祉理论融入实践活动;从福祉视角如何开展科研项目;如何结合福祉理念更加深入的打造学院特色学生养成计划等问题向张校长进行了请教,张校长一一作了耐心的解答,并为辅导员们提出了具有开创性及富有特色的工作方法,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本次报告,让学生工作队伍的老师们又一次深入学习了福祉的概念,感受到了建设福祉特色大学、培养福祉人才的重要意义,对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为学生工作队伍今后如何结合福祉理念更好的开展学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报告后,学生工作队伍还要反复学习、领会、消化报告内容,通过各种形式对如何在福祉精神和理念的指引下做好学生工作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交流,将所学所悟转化到实际工作当中,将福祉理念贯穿于学生工作的全时段、全过程,为培养具有福祉特质的人才、推动学校特色发展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