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4日下午,学校在东校区行政楼A501会议室召开监察工作会议。学校领导,各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副书记、院属系主任,各公共教研部主任,以及机关、教辅、科研实训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学校监察委员会主任薛玉山教授做了监察委员会阶段性工作汇报。从2019年10月至上学年末,监察委员会完成了学校第四、五轮监察调研工作。调研覆盖11个院系、36个院属系、4个公共教研部以及25个机关、教辅单位,共计一对一、面对面调研谈话172人次。形成《监察工作信息》简报43期,其中推介学校工作亮点19个,推介各单位好经验、好做法27个,提出监察建议150条。监察委员会依据绩效观测评价标准,评价出各院系部工作“单项工作星级团队”、“综合工作星级团队”和“个人成果贡献典型”,以及2019-2020学年机关教辅单位绩效卓著、符合“四个重大”标准的相关工作和负责单位。同时,将学校以及各单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与上一学年进行了全面的比较。最后,结合两轮调研情况,提出思考与建议。
吕英华校长在讲话中对学校监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监察委员会的监测机制是学校管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用人、奖励、晋级、聘用的依据,希望各单位把监测的结果作为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好好量一量、照一照,找问题、找不足、找差距、找方向。下一步学校还要适当的调整和修改聘期考核方案,逐步开展人文名师和人文新秀的评选。
穆树源董事长对监察委员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专门为本次会议作了书面讲话。他在讲话中指出,监察委员会是董事会下设的一个监察机构,是新时代指引下产生的新生事物,也是新时期推动我校发展的新机制,更是学校管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8年4月成立至今,按照董事会的要求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监督、监察、评审,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对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的奖励提供了重要依据。谈到2020年,他说这是不平凡的一年,学校各项工作在疫情之下逆势前行,用线上教学完成了学年的教学计划,在疫情防控期间完成了学校转设的“重大工程”,学校的教育、教学、学生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对于新学年他强调,我们一方面要毫不松懈地做好防控工作,另一方面要把转设后的新学校建设成一流名校,其核心是教师队伍和人才培养的建设。一流名校必须有一批名师,必须能培养出一代具有健康人格、能独立思考和富于创新精神的学生。最后,他希望全校教职员工不忘初心,秉持32年建校的人文精神,继承发扬我校各学科专业创始人的顽强意志,笃定目标,砥砺前行,为早日将我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名校做出应有的贡献。
会议要求,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本次会议精神,结合本学年学校工作要点提出的工作任务,强化目标引领,突出问题导向,对标先进,精准施策,再创佳绩。
(供稿:李峣岑 审稿:李士杰 李敬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