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7月22日,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表示,要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90、2022年7月22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周文彬研究员团队在水稻中研究发现了水稻高产基因OsDREB1C。该研究工作为培育更加高产、高效、早熟的作物品种提供了基因资源,为作物增产和减少氮肥施用、实现“绿色高效”提供了解决方案。
2、2022年7月22日,2022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在云南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旅交会以“智慧创新·共启未来——服务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3、2022年7月22日,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发现660余颗新脉冲星。“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边界。
4、2022年7月22日,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于四川宜宾举行,是我国举办的首个世界级动力电池行业盛会。主题“智汇绿色动力·创享低碳未来”。主论坛上重磅发布了两项重要成果,《2022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报告》和《2022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宜宾)指数》,为行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
5、2022年7月23日,中国国家版本馆举行落成典礼。中宣部部长黄坤明指出,建设国家版本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批准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汲取历史智慧更好走向未来的历史主动。强调,国家版本馆是新时代的国家文化殿堂,也是传给后世的文化宝藏。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守正创新,担当职责使命,更好发挥版本典藏、展示、研究、交流功能作用,倾心打造彰显文化自信、展现时代气度的新标识,构筑传承悠久文明、赓续中华文脉的种子库,塑造展示良好国家形象、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金名片,努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作出积极贡献。
6、2022年7月23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本届峰会以“创新驱动新变革数字引领新格局”为主题
7、2022年7月2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在京就罕见病防治法治保障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罕见病防治能力建设,努力提升罕见病防治工作法治化水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守护人民健康福祉。
8、2022年7月24日,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成功。于北京时间7月25日3时13分,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这是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也是空间站有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首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
9、2022年7月24日,习近平外交思想学习座谈会在京召开,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总设计师,洞察国际风云、把握时代脉搏、引领世界潮流,提出一系列原创性外交战略策略和重大理念倡议,创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外交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为解决全球重大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推动人类发展与进步凝聚了共识与合力。
10、2022年7月2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消博会是我国首个以消费精品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也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必将进一步彰显复杂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同世界“共享开放机遇共创美好生活”的开放胸怀和大国担当。
11、2022年7月24日,在“2022年世界肝炎日宣传大会”上获知,我国积极推进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适龄儿童乙肝疫苗和甲肝疫苗接种率均已达到90%以,上。
12、2022年7月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二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致贺信。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发展对非关系,愿同非洲朋友一道,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第二届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主题为“加强团结协作,实现共同安全”。
13、2022年7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以视频方式出席纪念《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签署20周年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总结了《宣言》的签署及落实的成功实践带来的三条重要启示。一是南海和平稳定是地区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地区国家是妥处南海问题的真正主人。三是东亚模式是汇聚和维护共识的有效途径。
14、2022年7月25日,首届北京文化论坛在京举行,以“传承•创新•互鉴”为主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坚守文化建设的灵魂,坚定先进文化的方向,把北京文化论坛打造成建言文化发展、推动文化创新的一流平台,塑造为具有中国风韵、国际影响的文化品牌,更好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15、2022年7月25日电,《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于10月1旦起正式施行。《条例》明确北京中轴线坚持统一规划、统筹管理、整体保护、合理利用,市区两级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体制机制和政策保障,这也是北京中轴线实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保障。
16、2022年7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同印度尼西亚总统佐科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中方愿同印尼以此为统领,巩固战略互信,坚定支持彼此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支持彼此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坚定支持对方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双方要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走向深入,结出更多硕果。
17、2022年7月26日,“九二共识”3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强调,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主张。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广泛团结海内外中华儿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共创祖国统一的历史伟业,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18、2022年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新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音视频、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设备第1部分:安全要求》,将于2023年8月1日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将全面提高电子产品设计、生产、检测认证、销售、使用等各环节安全保障水平,守牢安全底线。
19、2022年7月27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26日至27日在京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坚定斗争意志,增强斗争本领,以正确的战略策略应变局、育新机、开新局,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明确宣示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对团结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2022年7月27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之际,举行颁授“八一勋章”和荣誉称号仪式。授予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一级上士杜富国、原解放军理工大学国防工程学院爆炸冲击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钱七虎、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聂海胜等同志“八一勋章”。
21、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力箭一号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首飞,并顺利将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轨道大气密度探测试验卫星、低轨道量子密钥分发试验卫星、电磁组装试验双星和南粤科学星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2、2022年7月27日,在日前举行的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1年)》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千兆用户规模达3456万户,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IPv6地址资源总量位居世界第一,IPv6活跃用户数达6.08亿;算力规模全球排名第二,近5年算力年均增速超过30%……一系列数据表明,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23、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审议《关于十九届中央第九轮巡情况的综合报告》。强调,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着力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
24、2022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大家提出3点希望。一是要统一思想,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凝聚起团结向上的政治共识,齐心协力战胜前进中的风险考验。二是要发挥优势,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三是要凝心聚力,为中共二十大召开营造良好环境。
25、2022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参观“领航强军向复兴——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展”。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引领全军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全面加强练兵备战,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英雄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续写了新的时代篇章,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
26、2022年7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中国共产党与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论坛致贺信。强调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加强交流对话,立足本国国情,把准时代脉搏,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中让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的真理力量。
27、2022年7月28日,人社部办公厅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家政劳务品牌建设的通知》明确,加强分类指导,壮大提升家政劳务品牌规模。广泛开展家政劳务品牌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本地区劳务品牌数量、分布和基本运营情况,建立本地区家政劳务品牌台账,形成指导目录,实施动态管理,培育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力的家政劳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