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时事政治

2023年11月第4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作者: 来源: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  日期:2023/11/30 17:33:22 人气:点击:[]次

1.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2日晚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视频峰会并发表讲话。李强指出,我们要继续坚持发展优先,把发展合作置于突出位置,加快实现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增长,反对把发展问题泛政治化、泛安全化。要拿出更多务实举措,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落实好新德里峰会达成的共识,不断取得实际成果。

2.第二届全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11月22日在深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对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人力资源服务业直接服务亿万劳动者和广大用人单位,对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助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3.11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致贺信。习近平指出,当前,全球数字贸易蓬勃发展,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近年来,中国积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立健全数字贸易治理体系,促进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希望各方充分利用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平台,共商合作、共促发展、共享成果,携手将数字贸易打造成为共同发展的新引擎,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第二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当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主题为“数字贸易 商通全球”

4.2023年11月23日18时,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98次飞行。

5.11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致贺信。习近平指出,中国学是历史中国之学,也是当代中国之学。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赋予中国式现代化以深厚底蕴。溯历史的源头才能理解现实的世界,循文化的根基才能辨识当今的中国,有文明的互鉴才能实现共同的进步。希望各国专家学者当融通中外文明的使者,秉持兼容并蓄、开放包容,不断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注入思想和文化力量。大会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24日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报告提出,中国倡议各方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注重做好“五个统筹”,即统筹继承和创新、统筹政府和市场、统筹双边和多边、统筹规模和效益以及统筹发展和安全。报告还提出,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坚持开放、绿色、廉洁,坚持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等原则理念。在发展目标方面,具体包括五大目标,即互联互通网络更加畅通高效,各领域务实合作迈上新台阶,共建国家人民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中国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

4.11月25日,以“加快金砖卫星数据应用 推动空天信息国际合作”为主题的2023文昌国际航空航天论坛在海南文昌开幕。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目前已进入发射能力形成的攻坚阶段,今年年底将完成硬件建设,2024年实现常态化发射

5.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召开会议,审议《关于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中国共产党领导外事工作条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指出,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战略实施以来,思想认识、生态环境、发展方式、区域融合、改革开放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质量稳步提升,发展态势日趋向好

9.中共中央政治局11月27日下午就加强涉外法制建设进行第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既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长远所需,也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应对外部风险挑战的当务之急。要从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营造有利法治条件和外部环境。

10.11月28日,由中国贸促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顺义拉开帷幕。这是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以“链”为名,以“链接世界 共创未来”为主题。

11.国务院总理李强11月28日在北京出席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开幕式暨全球供应链创新发展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李强表示,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是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举办链博会,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呼唤,创造一个促进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共谋发展的国际化平台。李强指出,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


版权所有©长春人文学院 网站维护:学生处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   邮编:130117  


 吉ICP备11002363号-6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