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思政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网络思政 >> 正文
网络思政

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学年工作扎实有效

作者: 来源:  日期:2019/10/21 15:49:52 人气:点击:[]次


在2018-2019学年工作中,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学校行政、党委工作的计划,从学校实际出发,发挥团队集体优势,积极践行“思政课伴随你成长”的先进工作理念,坚持突出重点,坚持创新推动,在提高思政教育教学质量,打造人文思政特色,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及重点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取得了可喜成绩。

一、深入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思政课堂革命。教研部坚持集体备课制度,规范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交流教学案例和教学方法,讨论教学改革问题,每学期教研室集中组织三次以上;坚持教师互相听课制度,提倡兼职教师、青年教师多听教研室主任、骨干教师和老教师的课程,本学期教师互相听课222节;坚持100分钟授课制度,坚持课前10钟学生时事政策论坛活动;先后有思政课学习标兵、人文红色诗者、“思政课伴我成长奖获得者”37人次进入课堂;继续推进“骨干先学、预习在先、师生交流、课堂带动”的骨干带动学习的模式,骨干同学在课堂的带动作用明显增大;坚持废除课堂教学教师一言堂,强化师生互动,贯彻2:1课堂时间结构模式;坚持和完善“基础准确、主线清晰、重点强化”课堂教学的总要求;积极探索师生民主共同管理课堂、学生课堂学习记笔记、学生做章知识总结导图、期末课堂总结、学生个人课堂申请平时表现优秀等做法;改革考试环节,注重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注重思政课考核与院系平时表现相结合,提高平时考核比例为50%,把学生在院系参加与思政课相关活动表现列入平时考核成绩。教研部与共同体院系及时沟通交流、进步融合。共同体党组织的领导和学生工作者重视和关注思政课堂,注重调动学生组织和学生骨干作用,深入课堂,召开学生座谈会,极大地促进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实际效果的增加;学校党委付宏政书记在我校首次为新同学上第一堂思政课,反响强烈,效果很好,为我校思政课提高质量抢占了起始的制高点,还请4位学校党委领导和部门负责同志为学生作了专题报告,为思政课注入了新活力。加强课程建设,继续完善《近代史纲要》专题改革;启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为期三年的课程创新探索,录制《思修》作为吉林省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申报《思修》为金课的项目上报到省里。

二、强化实践教学,基本形成“一横一纵”模式。继续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形成我校特色的“一横一纵”思政实践教学模式。“一横”,是对思政五门课程各有侧重、同时展开、形成合力、面向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特征的抽象。每门课程都有自身的稳定的重点的实践活动,有规范的实践活动路径,有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通过实践活动旨在帮助学生树立 “六观”,形成“六种能力”;“一纵”,是对思政课总体纵向过程深入的概括,是重点面向骨干学生开展的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在理论学习阶段开展“学习标兵”系列活动,每年评选一次,整理事迹,广泛宣传,学校现有思政学习标兵30人;二是在理论宣讲阶段开展“大学生思政课教师”系列活动,成立“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大学生思政教师政治理论宣讲团”,进课堂、活跃在院系、理论服务社区,理论感恩家乡,学校现有大学生思政教师103人;三是在理论研究阶段开展“学生思政科研创造”系列活动,吸引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公开思政论文14篇。通过“一纵”活动的步步深入,促使学校思政骨干学生不但理论学得好,还能理论宣讲得好,还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

三、拓展渠道载体,重点培养学生思政骨干。设立多个奖项,重在榜样引领。现设有“思政课伴我成长奖”、“思政课学习标兵奖”、“社会调查活动先进个人奖”、“读红书奖”、“红色诗歌原创奖”、“理论研究奖”、“红色征文奖”、“形势政策活动先进个人奖”等,设立“大学生思政课教师”、“人文红色诗者”等荣誉称号,在校获得奖项和荣誉称号的学生已达323人次,可以说我校学生思政骨干队伍基本形成;编辑《思政课伴我成长》系列文集12本,收录282篇文章,重在展示骨干学生精神风貌;组织红色考察、社会参观等。

四、突出团队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教研部明确“道者同道,德者同德”教师队伍建设理念。坚持用政治意识、旗帜意识、先进理念、先进文化、奉献精神、团队精神进行统一教师的思想,进而形成共识。一是加强队伍的理论建设,在“理论寻根”上做足文章。本学年利用周三下午,教研部雷打不动坚持组织教师集中理论学习和培训,请专长教师导读。原滋原味、逐句逐字学习《共产党宣言》,逐章逐段学习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二是积极探索思政专职教师做学生工作的模式,成功开辟了两个主要路径。通过与院系党组织建立的思政党建共同体助导员德身份、学习筑梦和青马工程指导教师的身份,深入到院系做学生工作;每位教师通过指导学生活动小组,做学生工作,《理论研究》、《学习先锋》、《理论互助》、《共产党宣言》、《案例分析》、《觅渡》、《骨干同学理论成长班》和《时事论坛中心组》活动比较活跃,其中,张冰老师指导的学生国家大学生创业项目1项,吉林省高教学会重点项目1项,带领学生从事政治理论研究,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轮14篇;三是利用 “学校思政课专项经费”和“吉林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协作中心”平台,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吉林省的集中备课、学习培训和红色考察等活动38人次,并在教研部集中学习会上进行了汇报交流;四是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全学年教师共有16人次参加省市校思政课方面的不同比赛,取得了较好的赛绩,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4人次,优秀奖3人次,其中,孙瑛辉老师获长春市职工技术带头人称号。五是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理论内涵。科研结项15个,目前在研项目 8项 ,发表论文12篇。积极开展理论宣讲活动,共进行44场次,校内38场次,校外6场次,其中张冰老师在长春市国学大讲堂的讲座,社会反响很好。完善教师奖励机制,新制定3个办法,表彰学科建设贡献奖2人,团队建设贡献奖2人,科研先进个人1人,学生工作先进个人2人,优秀教研室主任1人。本学年教研部《纲要》闫志才团队获吉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一名教师获学校优秀教师暨教书育人先进个人奖,一名教师获学校专职教师作学生工作先进个人奖,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1人,学校优秀共产党员3人,党支部获学校先进党支部荣誉。

五、党政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两个方面优势。教研部在融合教研部与党支部工作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初步形成了“四个融合”。一是工作理念融合。党支部把教研部的“旗帜、奉献、团队、向上”文化建设理念确定为支部工作理念,有利地促进了以党员精神为灵魂的教研部先进文化的形成;二是队伍建设融合。以先进性为特征的党员队伍建设和以特殊要求的思政教师建设在本质上是高度一致的,党员的党性不断增强,有利的促进教研部思政教师队伍的建设;三是理论学习融合。党支部要组织理论学习,教研部要进行理论提高培训,两者指向一直,内容多数相同。经过精心谋划,开始把两个方面的理论学习逐步结合为一体,初步收到了党员的理论学习促进了教师理论的提高,教师的理论培训帮助了党员理论的根基深固;四是开展活动融合。共同设计活动,多种形式组织活动,根据需要或联合共同组织,或前台后台协同组织,或各自侧重组织。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教研部积极推进深度融合工作,先后与商学院、国际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等组织试点工作,并在学校12个院系党组织中全面展开。每个院系选派1名教师做理论助导员,常年开展工作,用理论优长助力院系党组织工作。思政教研部还与街道社区党组织建立党建共同体,增强思政部理论服务社会的功能。本学年,思政部直属党支部与净月永安社区建立了党建共同体,签订了协议,并开展了活动。教研部积极支持此项工作,选派多名优秀教师参加这一活动。

(供稿:思政部 审稿:解克兢)


版权所有©长春人文学院 网站维护:学生处


地址:长春市净月国家高新产业开发区博硕路1488   邮编:130117  


 吉ICP备11002363号-6 吉公网安备 22017202000203号